经济论文

中国人口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区域差异及动态演进

摘要:人口高质量发展对于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目标实现意义重大。从人口素质、人口总量、人口区域结构、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四个维度阐释人口高质量发展内涵,构建并优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客观结合赋权法测算中国...

老年父母的真实需求:金钱还是陪伴?

摘要:中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随着劳动力流动进入新阶段,农村代际居住状况成为影响家庭养老服务供给的重要方面,为此从理论层面梳理代际居住距离对养老质量影响的内在机制,并利用千村调查数据进行...

新质生产力:创新力与生产力的耦合协调分析

摘要:为加速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构建创新力与生产力指标体系,使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研究中国各省份2009—2022年新质生产力的内部耦合协调关系,揭示创新力与生产力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耦合协调机制,并从...

高铁开通能否改善制造业的技术选择偏离?

摘要:为了探索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中制造业技术选择偏离的改善路径,选取2008—2022年中国274个城市作为样本,采用多期双重差分(DID)模型分析高铁开通对制造业技术选择偏离的影响,并使用异质性稳健...

数字经济发展中的高质量就业

摘要:高质量就业是具有中国特色和丰富时代内涵的社会主义新就业体系。以马克思劳动力商品理论为逻辑起点,按照“共建—共享—共富—人的发展”脉络,对高质量就业的科学内涵进行系统解构。研究发现,高质量就业的根...

数字经济、创新环境与区域创新效率

摘要:数字经济的崛起成为驱动中国经济迈向创新发展的“新引擎”。基于2014—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及异质性、非线性及空间溢出等特征,并在创新测算数据资产价值的...

数字化转型与中国民营企业创新

摘要:充分激发民营企业创新能力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撑。基于第十四次中国私营企业调查数据,考察数字化转型对民营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能显著提升民营企业的创新能力,且在考虑内生性问...

数字鸿沟与劳动力再配置

摘要:随着数字经济规模不断扩大,数字鸿沟与人口红利消退下的劳动力再配置优化并存于高质量发展转型中,在数字鸿沟中提高劳动力配置效率更具实际意义。为此,实证检验数字接入鸿沟、数字应用鸿沟对劳动力再配置的动...

人民币国际化的汇率波动平抑效应研究

摘要:2015年“8·11”汇改后人民币名义汇率双向波动幅度明显增加,对中国跨境贸易产生不利冲击,而近年人民币国际化水平的稳步提升理论上能缓解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中国跨境贸易的负向影响程度。在对月度人民币...

中国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推动区域经济增长路径研究

摘要: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简称“自贸试验区”)建设已成为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现有研究未充分考虑制度创新因素,导致对自贸试验区的产出弹性估计存在偏差。将制度创新引入内生增长模型,分析其对经...

超大规模市场下省际总量贸易和增加值贸易网络特征及演化机制

摘要:超大规模市场是发展省际贸易和畅通国内大循环的重要支撑。基于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表对国内价值链(NVC)进行分解,分析省际贸易网络结构特征及演变趋势,采用时间指数随机图模型(TERGM)探讨省际总量...

数字金融、绿色创新与制造业转型升级

摘要:在发达国家高端制造回流和中低端收入国家低成本竞争的双重压力下,如何有效地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成为中国亟待解决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基于2012—2021年中国各省份的面板数据,对数字金融影响制造业转型...

国家低碳政策协同与中国产业低碳转型

摘要:以国家低碳政策协同推动产业低碳转型是“十四五”时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议题。采用1994—2021年中国285个地级市面板数据研究国家低碳政策协同对产业低碳转型的影响与机制发现:(1)国家低碳城...

生态互通:平台企业构建开放生态的逻辑解构与范式选择

摘要:平台企业是数字经济背景下承载数据要素的关键微观企业组织,推动平台企业从生态内互通走向更为高阶的跨生态系统的“生态互通”,是实现平台经济在规范中发展与发展中规范的关键举措。平台“生态互通”表现在一...

数字经济如何影响城市间劳动力市场分割:“加深鸿沟”还是“熨平丘壑”?

摘要:打破劳动力市场分割是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要着力点。基于2011—2019年全国270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在测度城市数字经济水平和劳动力市场分割程度的基础上实证研究两者的关系。研究发现,数字经济的...

税收征管、有效税率差异与资源错配

摘要:实现税收中性、减少税收对资源配置的扭曲,是税收征管改革的重点。为探究税收征管的资源配置效应,将税收征管与企业逃税引入资源错配的分析框架。理论分析发现,行业内不同企业面临的税收征管强度差异越大,企...

社会保障均等化转移支付:逻辑阐释、方案建构与效果评估

摘要:基于民生增量需求和有限财力约束的双重压力,推进基本社会保障均等化成为解决社会保障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必要之选,而构建科学规范的均等化转移支付标准体系和方案模型成为关键。利用2011—2020年...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区域差异、动态演变与影响因素

摘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需构建适配的新型生产关系。基于2012—2021年中国城市数据,从“新”和“质”双维度构建指标评价体系,揭示新质生产力的三重“中心—外围”梯度分化格局及跃升趋势。在此基础上...

异质性技术创新对县域平衡发展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理

摘要:技术创新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动力,承担着赋能平衡发展的重要使命。县域视角下,深入剖析技术创新能否发挥赋能作用,助力县域平衡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利用2006—2021年中国县域的面板数据,系统探...

教育代际流动对家庭消费不平等的影响效应及传导机制

摘要:教育作为人力资本积累的基本途径,对居民收入增长、文化素养及认知能力的提升起着核心作用,并对经济增长与居民消费产生显著影响。基于2010—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使用教育的代际...

教育与代际流动:职业地位视角的分析

摘要:职业与社会经济地位的代际流动关系到共同富裕的实现,教育能否有效促进代际流动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15、2018和2021年的混合截面数据,运用两阶段回归法剥离出外生于家庭...

以“量”为先还是以“质”为主:高质量专利如何影响企业绩效?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摘要:高质量专利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推进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重要基础。利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以来1346.1万条授权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数据,对中国规模...

全球生产网络演化内生机制与中国角色

摘要:基于2000—2021年全球97个经济体3198种中间品贸易数据,构建全球生产网络,采用时间指数随机图模型(TERGM),探究网络演化内生机制,并依据内生机制对中国在全球生产网络演化中的角色进...

数字供给使用表研究的国际进展、挑战和建议

摘要:数字供给使用表侧重对整体经济中数字经济部分进行统计,是监测数字经济产业发展规模、结构及数字经济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情况的重要统计工具。目前,数字供给使用表已纳入2025年《国民账户体系》修订议程,...

城乡医保统筹政策与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潜力释放

摘要:激活农村消费市场是扩大中国内需的重要途径。通过构建个体两期生存模型,系统分析城乡医保统筹政策对中国农村居民平均消费倾向的影响。基于2013—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的实证研究发...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