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麒越
1935年“ 守丘刻石”的发现,让中山国扑朔迷离的身世始露端倪。而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山王陵和灵寿古城的发现与发掘,则逐步揭开了中山国的神秘面纱。
古国与古城
守丘刻石及拓片
其于1935年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被发现,铭文:监罟尤臣公乘得守丘,丌(其)臼(旧)将曼敢谒后尗(淑)贤者。铭文大意:“监管捕鱼的罪臣公乘得在此看守陵墓,他的旧将曼敬告后来善良贤德的人。”据此得知这一带是战国时期战国中山国王陵所在地。
随着1974年石家庄市平山县穆家庄村西6号大墓和19 7 5年平山县双陵台1号大墓被发现,以及两座大墓墓主身份的确认,结合文献可知此地正是战国中山国王陵及中山国后期都城——灵寿古城的所在地。经过三年的勘探工作,1976年基本确定了城址的范围、城内布局以及王陵区和城外的墓葬区。从19 8 0年开始,考古工作者对古城进行了多次发掘。从此,中山国的面貌愈发清晰地呈现在众人眼前。
中山国由白狄鲜虞部建立。白狄早期活动于陕北及晋西北一带,春秋时已颇为壮大,与秦晋关系密切。晋悼公时白狄进入太行山以东地区。东迁后的白狄主要由鲜虞氏、肥氏、鼓氏、仇由氏四个部族组成,其中的鲜虞氏逐渐发展壮大,活动于新市(今河北省正定县新城铺)。公元前506年,中山国国名开始载入史册,由此拉开了鲜虞中山的传奇历史。
鲜虞中山建国后,在保留本民族习俗的同时,也积极吸纳中原文化,礼乐制度逐步完善,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山国文化。其完善政权、发展经济、增强武备,在中原列强中夹缝生存,成为仅次于七个“万乘之国”的“千乘之国”。
金丝圈耳环
用细金条盘成三圈,成环,两头稍尖。于平山县访驾庄春秋中期鲜虞族墓出土,出土时仍位于墓主人头骨两侧的耳根处。
灵寿古城是中山国后期的都城,位于今平山县三汲乡一带,约建于公元前3 8 0年中山桓公时期,作为中山国国都前后历时8 0 余年。灵寿古城西北傍太行山,南依滹沱河,东临冀中大平原,地势形胜。古城依自然地形建成,平面呈桃形,南北长约4 . 5公里,东西宽约4公里。古城分为东城和西城,城内分为宫殿区、王陵区、平民居住区、商业区和手工业区,布局合理、功能齐备。中山国有“以山在邑中”的风俗,城内北部有小黄山,既表示对山的崇敬,又可监督城内活动,在战争中还可起了望和指挥作用。东西城垣外分别有自然河沟自北向南流入滹沱河,成为天然的护城河。
中山国长期受到燕、赵等国的军事威胁,在都城建设上高度设防,在城垣和城外的要害部位建有多处防御设施。簸箕掌,是灵寿古城东城的军事防御设施。在灵寿古城外东面的高坡上建有一个夯筑小城,城中最高点为军事设施“召王台”,具有监视、了望、报警及防御作用。
2000多年时光流转,灵寿城已不见昔日的辉煌,考古发现的残垣断壁、零散的建筑构件给我们复原灵寿城带来一线希望。筒瓦为半圆筒形的瓦,横断面呈半圆形。瓦钉是为防止屋顶瓦面下滑,用来将瓦固定在木基上的钉子。在中国目前发现的战国时期建筑构件中,筒瓦上的山峰形瓦钉饰为中山国所独有。
中山王族墓出土小玉人
此为随葬人俑,有妇女、儿童的形象。女性头梳牛角形双髻,多身着圆领窄袖束腰长袍,袍上饰有花格纹。年轻女性长发浓密,身材丰满,牛角形双髻也显得粗壮;中年女性头上的牛角形双髻显得较小;男童则为单髻盘于头顶。就发髻服饰而言,中山人明显不同于中原各国。
双鹰头山峰形瓦钉
灵寿古城陶器作坊遗址出土
此器顶部为山峰状,两侧各饰有一鹰头。鹰头曲颈,圆眼,勾状嘴,富有动感,器身上部中间为一个三角形孔,下部为一亚腰形和两个新月形孔,下端中部为扁方形瓦钉,左右两侧出翼,形似蝶翼,制作精细。
络绳窃曲纹铜壶
平山县穆家庄战国初期墓出土
器身有凸起的横绹索纹和直绹索,相扣处勒成绹索环孔,孔内饰雷纹。经纬绹索将壶身分为十八个方格网区,内饰窃曲纹,带有浓厚的北方民族特点。
1错金银铜衡车义 中山成公墓出土
2蟠虺纹铜剑长30.7厘米 平山县访驾庄春秋至战国初期墓出土剑身细长,窄格,无剑首。中脊两侧各有一凹槽。茎体略呈长方形,中空,通体铸成镂空蟠虺纹。茎与剑身一体铸成,柄部两侧小孔内原嵌有绿松石。
3金鐏长21.2厘米 中山王墓出土鐏为戈柄下端的金属套。鐏上装饰两条银龙,龙眼用蓝琉璃镶嵌。两条龙中,一条龙向上攀,双翼镶嵌白银;一条龙向下爬,双角镶嵌白银;龙的额、面、鳞等部用针刺刻而成,花纹细如毫发。
金银狗项圈
中山国人喜猎。中山国当时有名扬天下的猎犬——北犬,北犬凶猛擅捕猎。犬脖子上还佩戴有金银项圈,足见主人对狗的喜爱。
武备与征战
“萧萧马鸣,悠悠旆旌”。中山国历来重视军队建设,他们训练膘壮的战马、制作轻便的战车、配置齐备的行军用品,为其频繁的征战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中山国虽为“千乘之国”,却能长期纵横捭阖于大国之间,取得辉煌战果,在战国史上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
中山国兵强马壮,武器装备精良,自春秋立国,先后与晋及战国时期的魏、齐、燕、赵等大国持续征战。《战国策·齐策》曾记“中山悉起而迎燕赵,南战于长(房)子,败赵氏;北战于中山,克燕军,杀燕将”。中山以千乘之国力而攻万乘之国二,其国力军力之强可见一斑。其主要战事如下:
公元前530年 晋荀吴率军借道鲜虞,进占昔阳(今河北晋县西)。
晋国灭鲜虞属国肥(今河北藁城县境内)。
晋国攻伐鲜虞。次年,晋荀吴大败鲜虞,取中人城(今河北唐县西)。
公元前527年 晋荀吴克鲜虞属国鼓(今河北晋县境内),俘其国君鸢鞮。
公元前521年 鼓国叛晋归鲜虞,晋国伐鲜虞。次年,荀吴灭鼓国,再俘其国君鸢鞮。
公元前507年 鲜虞在平中(今河北唐县西北)败晋君,擒晋国勇士观虎。
公元前506年 晋范鞅联卫伐鲜虞。
公元前494年 鲜虞与齐、鲁卫共同伐晋,取棘蒲(今河北赵县境内)。
公元前491年 晋荀寅逃亡鲜虞。
公元前489年 晋赵鞅帅军伐鲜虞。
公元前467年 晋荀瑶智取中山国属国厹繇(今山西盂县境内)。
公元前467年 晋荀瑶伐中山,取穷鱼(今河北易县或涞水县境内)之丘。
公元前457年 晋赵襄子派新稚穆子伐中山,占领左人(今河北唐县西北)、中人。
公元前406年 魏历三年占中山。
公元前377年 赵敬侯伐中山,战于房子(今河北高邑县西)。
公元前376年 赵、燕伐中山,战于中人。中山败赵国,杀燕将。
公元前332年 齐、魏伐赵,中山国乘机决槐水围赵国鄗邑城(今河北高邑县东)。
公元前314年 燕内乱,齐攻入燕都,中山借机夺取燕国大片土地。
公元前307年 赵武灵王伐中山,到达房子。
公元前306年 赵武灵王伐中山,到达宁葭(今河北石家庄市西北)。
公元前305年 赵伐中山,攻取丹丘(今河北曲阳县西北)、华阳(今河北曲阳县恒山)、鸱之塞(今河北唐县西北)。中山国献鄗、石邑、封龙、东垣四邑请和。
公元前303年 赵伐中山。
公元前300年 赵再伐中山,北至燕国、代郡(今河北蔚县一带),西至云中(今内蒙古包头市西)、九原(今内蒙古托克托东北)。
公元前298年 赵取扶柳(今河北冀县西北)及贯通中山国东西的滹沱河流域。
公元前296年 赵灭中山,迁中山王尚到肤施(今陕西榆林县东南)。
铁足铜鼎 中山王墓出土
夔龙饰铜方壶 中山王墓出土
(妾+子)(次+虫)铜圆壶 中山王墓出土
错金银四龙四凤铜方案座线图
中山王喾墓出士
此案的案面己朽,仅存案座。方案的底盘为圆形,由两雄两雌的四只梅花鹿承托。底盘之上昂首挺立四条双翼双尾的神龙,龙的双尾向两侧环绕,反勾住头上的双角;双翼在中央聚合成半球形,龙尾连接处探出四只引颈长鸣的展翅风鸟。整体造型动静结合,疏密得当,龙飞风舞,新颖奇特。方案上的错金银纹饰精巧繁密,流畅斑斓。四条龙的龙头分别托起一件一斗二升式的斗棋,斗棋托起案框,斗棋的形式按照当时木构建筑的挑檐结构制成,是我国最早发现的战国时期斗栱应用实例。
技术与艺术
从中国古代青铜器的发展来看,春秋战国时期是继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的第一个高峰之后,中国古代青铜器铸造的又一个高潮期,铸造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器物制作方面,主要体现在合范铸造的高度发达,模印法制范、镶嵌工艺的普遍流行,以及兵器的表面处理技术等。
中山国在春秋晚期至战国中期这段历史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同时也在青铜器、金银器、陶器、玉器加工制造领域给后世留下大量精美的文物。
刻铭的出现和普遍化为青铜器的商品化开辟出更大的空间,各地生产出的器物,甚至不同时代的器物,都可以重新刻铭,改变了商代以降的铸铭限制。战国时期刻铭大量出现,字体较小较细。所刻铭文内容一般比较简单,多记载容量、重量,这与当时商业经济的发展、度量衡器的进一步使用有关。兵器上,主要是剑、戈和矛上的铭文,往往标明了制造这一兵器的武器作坊名或地区名。这个时期,无论是兵器或者其他青铜器上的题铭,常有职官名或“物勒工名”(所谓“物勒工名”是一种春秋时期开始出现的制度,指器物的制造者要把自己的名字刻在上面,以方便管理者检验产品质量)。
总之,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在造型、装饰、铭文、制造技术等方面表现出了生动活泼的新时代气息,这是社会变革的反映。中山国更是个中翘楚,为后世留下无数精美文物,也让2 0 0 0多年后的我们有机会通过这些精美的文物走进浪漫、艺术的中山人民的世界。(注:本文图片由河北博物院、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提供,部分图片由陈佐睿智拍摄)
错金银铜犀牛屏座
这件屏座是连接两扇屏风的插座之一。犀牛身躯肥硕,两耳侧立,双眼圆睁,长尾挺直,四肢粗壮,昂首挺立。头顶、额、鼻各有一角,头顶之角最大,呈扁圆锥形。犀牛的全身用黄白相间的金、银宽双线错出卷云纹,简约而华丽。颈部有金线和银片构成的项带,额角用细密的金线表现角的犀利,尾巴的根部饰有长毛纹,尾部主体呈圆柱状,装饰有四个长圆形凸起状花饰。犀牛背上的銎口用来插放屏风扇,上面装饰有山羊面。
中山国地理位置示意图
中山国的鼎盛时刻
中山国疆域变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