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晔旻

湖北省会武汉是长江中游的一个大都会,素有“九省通衢”之称。而在汉语方言地理上,武汉几乎处于西南官话区的东北端。由于这个缘故,在其他地方的人听来,武汉话与川渝方言颇有相似之处。

譬如武汉话里的“冇得”一词,是“没有”的意思。其实这个词在川渝方言里也很常见,只不过是写作“没得”而已。还有将“腿”说成“胯子”,也是四川人听得懂的武汉话。

当然,大同之下也有小异,一些武汉话的词汇就显得相当独特,譬如“拐子”。其实这个词不算生僻,不少方言里都有,但大多数情况下,“拐子”是指“胳膊、肘子”或“小偷”。《红楼梦》第四回也有一句:“因那日买了个丫头,不想系拐子拐来卖的:这拐子先已得了我家的银子,我家小主人原说第三日方是好日,再接入门;这拐子又悄悄的卖与了薛家。”而武汉话里的“拐子”,则是对“哥哥”的称呼,包括亲属称谓和社会称谓的“大哥”。

如今听到“大哥”一词,颇有股“江湖味”,武汉话里“拐子”的起源,也确实与旧时的江湖有关。

民国时期,“武汉三镇”中的汉口是个五方杂处的大码头。当时的码头是各种民间帮会的主要据点,汉口就有两个帮派“青帮”和“洪帮”。

帮派一般都有自己的黑话暗语,俗称“行话”。“拐子”一词源于“洪帮”的行话,他们对自己的“老大”称“拐子”,洪帮的老大就叫做“龙头拐子”。这里的“拐子”就是“头目”的意思。

渐渐地,原本是黑话的“拐子”,摇身一变成为武汉社会上的流行语,用来称呼“哥哥”。旧时武汉有句儿歌唱道“拐子来子,橡皮鞋子”。其中的“拐子”指的是“大哥”,而“来子”指的是“二哥”。

最近的几十年里,武汉方言与其他许多方言一样,词汇变化很大。譬如源自书面语的“太阳”就已经取代了旧时的“日头”说法。但用“拐子”一词称呼“哥哥”的说法从民国时期出现后,一直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沿用到当代。武汉人碰到跟自己年龄相当或比自己大的男子时,都可以称呼对方为“拐子”,这着实令人想起了“四海之内皆兄弟”这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