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势恢宏、布局谨严的北京历代帝王庙,具有独有的统一多民族帝王祭祀体系,展现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兼容并蓄的发展脉络。
北京历代帝王庙位于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131号,始建于明嘉靖时期,是明清两朝祭祀历代帝王和功臣名将的皇家庙宇,其政治地位与祭祀皇家直系祖先的太庙、祭祀至圣先师的孔庙相齐,合称为明清时期北京的三大皇家庙宇。北京历代帝王庙独有的帝王祭祀体系,不仅反映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亦体现出中国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一脉相承的历史特点。
国家祭祀庙宇
历代帝王庙初创于明洪武时期。洪武六年(1373年),明太祖朱元璋下令于都城金陵(今南京)建立合庙祭祀的历代帝王庙,入祀帝王包括三皇五帝、夏禹王、商汤王、周武王、汉高祖刘邦、汉光武帝刘秀、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赵匡胤、元世祖忽必烈共16位大一统时期的“创业之君”。其祭祀人物皆塑衮冕坐像,排列方式“仿太庙同堂异室之制”。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在礼臣的建议下,朱元璋又择定历代“善始终”之臣37人从祀于东、西配殿。明太祖朱元璋规定,每年春秋要举行国家祀典,他曾亲临历代帝王庙祭祀。
明嘉靖九年(1530年),为规范祭祀历代帝王礼制,嘉靖帝选定于阜成门内保安寺故址新建北京历代帝王庙,岁以仲春秋致祭。嘉靖十一年(1532年)夏,北京历代帝王庙修建完成。祭祀人物与位次悉如南京,只是将衮冕坐像改为木质神位进行祭祀。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嘉靖帝因边患问题将庙中元世祖忽必烈及木华黎等五位元臣一并罢祀。历代帝王庙中缺少祭祀元世祖的状态,一直延续到明代末期。
在清承明制的背景下,历代帝王庙的形制被承继下来,并且有所发展。清初的历代帝王庙具有过渡性。顺治时期为使用太庙祭祀清朝先祖,便将明太祖朱元璋的神位从太庙移入历代帝王庙。与此同时,还恢复了对元世祖忽必烈的祭祀,并增加了对辽、金时期少数民族帝王的祭祀。康熙帝曾为历代帝王庙的入祀标准划定底线,他认为除无道的昏君、被杀的国君和亡国之君外,其余曾经在位的帝王都应入祀历代帝王庙。但历代帝王庙增祀方案还未实施,康熙帝就于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去世。继位的雍正帝迅速落实康熙帝遗旨,将入祀帝王增加到164位,从祀名臣增加到79人。乾隆帝在“中华统绪,不绝如线”的前提下,再一次对历代帝王庙祭祀的帝王进行调整,增加了如北魏、南朝、五代等时期的部分帝王,最终将历代帝王庙的入祀帝王定格在188位。
皇家气派庙宇
北京历代帝王庙建筑群规模宏大,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现存建筑面积约6000平方米。其建筑形制多样,高低错落有致,前后层次分明,处处彰显出皇家庙宇的气派与风范,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杰出之作。
北京历代帝王庙门外原有一座三孔石桥,街南侧与庙门相对为一座团花影壁。影壁两侧,横跨阜内大街为两座四柱三间七楼的“景德街”楠木牌楼(牌楼及石桥已于20世纪50年代被拆除,牌楼现复建于首都博物馆前厅)。庙门两侧分别有一座下马碑,用满、汉、蒙古、藏、察合台、托忒六种文字刻写“官员人等至此下马”的碑文。庙内主要建筑由南至北依次为庙门、景德门、景德崇圣殿、祭器库。景德门东侧有钟楼、神厨、神库、宰牲亭以及井亭。西侧有遣官房、典守房、乐舞执事房、斋宿房以及清末时期为祭祀关羽单独设立的关帝庙。
景德崇圣殿是历代帝王庙的主体建筑,寓意“景仰德政,崇尚圣贤”,建筑为重檐庑殿顶,覆黄琉璃瓦,面阔9间,进深5间,外施金龙和玺彩绘,殿内保留雍正时期片金坐龙天花,地墁金砖,60根金丝楠木立柱为明嘉靖旧物。殿内共分七龛,供奉三皇五帝和历代帝王的神位,奉祀历代帝王的活动就在殿内举行。
景德崇圣殿两侧有四座御制碑亭,从外观而言,四座碑亭外形相仿,皆为重檐歇山顶,覆黄色琉璃瓦,外檐施金龙和玺彩绘。正西碑亭内为乾隆时期所立无字碑,其余三座刻有雍正帝、乾隆帝撰写的五篇碑文,其中三篇为满汉合璧碑文。按年代排序依次为:东南碑亭内御碑碑阳所刻雍正十一年(1733年)《历代帝王庙碑文》、西南碑亭内御碑碑阳所刻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重修历代帝王庙碑文》、正东碑亭御碑碑阳所刻乾隆五十年(1785年)《祭历代帝王庙礼成恭记》。其中,正东、正西御碑的碑趺造型采用了一种类似于“龙”的造型,又被称为“龙趺碑”。龙趺体量硕大,雕工细腻,造型生动。龙身满覆鳞甲,腮边鬣毛飘逸,两眼怒目圆睁,四肢刚劲有力。龙身周围还用浮雕手法雕刻山石,与地面海水纹饰相呼应,取江山社稷之意。碑趺下有青白石水盘,雕有海水江崖图案。水盘四角漩涡内分布鱼、鳖、虾、蟹,四周水浪中还雕有数只瑞兽,在浪花中若隐若现。
巨大的知识宝库
1911年辛亥革命开始后,北京历代帝王庙的祭祀活动停止。从明嘉靖十一年建成到1911年的近400年间,北京历代帝王庙共举行过近700次祭祀活动。明清帝王对中国历代帝王的祭祀与景仰,在一定程度上维系了中华民族历史的完整性,并升华为文化的自觉尊崇。《礼记》载:“夫圣王之制,祭祀也。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灾,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意思是对前代有功德的人物应当进行祭祀。历代帝王庙的入祀人物及祭祀要义体现了对于“德”的判定与选择,对于有德之君则祀之,对于无德之君则斥之。清乾隆帝提出的“中华统绪,不绝如线”,体现了对中华治统一脉相承的尊崇与认可。历代帝王庙入祀的帝王中不乏杰出的少数民族帝王,这一特点也反映了中国自古便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特点。
如今,历代帝王庙作为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正积极开展研学教育活动。北京历代帝王庙博物馆正依托馆藏资源开展深入研究,挖掘特色馆藏背后蕴藏的知识与内涵,不断寻找可以成为研学教育的知识点。研学教育活动以易于被当今年轻一代所接受,体验感、参与感更强的方式,可以让参与者在活动实践中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知,增强对历史文化的兴趣。北京历代帝王庙博物馆努力让研学教育活动的内容,既突出中华文化一脉相承、赓续不断的历史特点,又展现中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伟大历程。
王楠楠,供职于北京历代帝王庙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