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85年,耗时30年的“玫瑰战争”结束,英格兰贵族兰开斯特家族与约克家族之间的王位争夺也宣告终结。兰开斯特家族的远亲里士满伯爵亨利·都铎伺机夺得英格兰王位,开创了都铎王朝(1485—1603年),史称亨利七世。
都铎王朝的联姻外交传统
亨利七世出身名门,其父里士满伯爵爱德蒙·都铎是英格兰国王亨利六世的同母异父弟弟,其母玛格丽特·博福特是兰开斯特家族的后裔。亨利七世在位期间,一边致力于推行重商主义政策,重建国内秩序;一边采取怀柔抚绥政策巩固王权,打压约克家族的势力。比如,为了有效防止贵族叛乱,他明令禁止贵族培植私人武装力量,使国内局势趋于稳定。1495年1月,曾经在1485年的博斯沃思战役中临阵倒向亨利七世的威廉·斯坦利,被指控与他人暗中策划推翻亨利七世。不久,亨利七世的王座法庭判定斯坦利犯有叛国罪,并判处其“吊剖分尸刑”。
“吊剖分尸刑”是英格兰对犯有叛国罪者所判处的一种酷刑。据说,在亨利三世执政期间(1216—1272年)就已有行刑的记录。具体做法是将罪犯系于马尾或置于囚车押赴刑场,在刑场将罪犯吊至濒死后,剖其腹,取出内脏并加以焚烧,之后将其头颅砍下,再将其尸体裂为四段,与头颅分别悬挂于伦敦桥等公共场所示众。后来,“吊剖分尸刑”演变为先将受刑人吊死,再执行其余程序,这一点由1814年的《叛国罪法》予以确认。1870年,《褫权法》将这种刑罚改为单独适用绞刑。
为了进一步巩固王权,亨利七世改变了英格兰御前会议的枢密官全由贵族担任的传统,大胆起用了一批出身于教士、市民和乡绅的精英加入御前会议。
在外交方面,亨利七世善于使用联姻增进与欧洲强国的关系,提升了英格兰的国际地位。1488年3月,英格兰与西班牙展开谈判,商议亨利七世之子亚瑟王子与西班牙凯瑟琳公主的联姻,并于次年3月签订了同盟条约,西班牙正式承认都铎王朝统治英格兰的合法性。这为英格兰进一步发展与其他欧洲强国的关系开辟了道路。1501年,亚瑟王子与凯瑟琳公主正式结婚。1503年,亚瑟王子去世,亨利七世安排自己的另一个儿子亨利(即亨利八世)迎娶凯瑟琳公主。不仅如此,亨利七世还促成长女玛格丽特与苏格兰国王詹姆斯四世的联姻。1507年,亨利七世安排小女儿玛丽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马克西米利安一世的长孙查理联姻,进一步提升了英格兰在欧洲的威望。
“血腥玛丽”联姻外交受挫
1509年,亨利七世死于痛风,其子即位,史称亨利八世。为了加强专制王权,亨利八世将其父生前信赖的两位重臣—埃德蒙·达德利爵士与理查德·恩普森爵士关进伦敦塔,并以叛国罪判处他们“吊剖分尸刑”。
亨利八世
同时,亨利八世实行宗教改革,与罗马教廷决裂,并建立了英格兰的国教—圣公会(基督教新教主要宗派之一,亦称为英格兰国教会),以国王的身份出任圣公会的最高首领。亨利八世还积极致力于英格兰与欧洲各国的联姻外交。1543年,他与苏格兰签订了《格林威治条约》,试图通过该条约促成其子爱德华王子与苏格兰国王詹姆斯五世之女玛丽·斯图亚特的联姻,由此实现英格兰与苏格兰的联合。
《都铎王朝继承的寓言:亨利八世家族》
1547年,亨利八世逝世,其唯一合法嗣子即位,史称爱德华六世。1553年,爱德华六世患结核病去世。诺森伯兰公爵约翰·达德利拥戴亨利七世的曾孙女简·格雷为英格兰女王。但简·格雷在位仅9天,就被爱德华六世同父异母的姐姐玛丽·都铎推翻。同年,玛丽·都铎即位,即玛丽一世。
玛丽一世
玛丽一世的生母是亨利八世的第一任王后—西班牙的凯瑟琳公主。当时,西班牙信奉天主教。在宗教信仰方面,玛丽一世坚定地支持恢复天主教在英格兰的地位,对英格兰的新教徒和圣公会采取高压政策。她即位后不久就囚禁了圣公会的领袖坎特伯雷大主教,并于1555年将其处以火刑。同时,大批圣公会的教士被迫害致死。为此,后世称玛丽一世为“血腥玛丽”。
为了巩固统治,玛丽一世效法祖父和父亲的联姻外交。1554年,她与西班牙的腓力二世结婚。但是,这次联姻外交对英格兰的助益并不大,而腓力二世却因此获得了英格兰国王的称号,并借机将英格兰卷入西班牙对抗法国的战争。1557年,玛丽一世协助西班牙出兵讨伐法国,以失败告终。次年,法国以英格兰协助西班牙为由,攻占了英格兰在欧洲大陆的最后一块领地—加来(位于法国北部多佛尔海峡的港口)。自1347年以来,加来长期在英格兰统治之下,随着加来的失陷,玛丽一世的联姻外交令英格兰的民众大失所望。
1558年11月17日,玛丽一世因病逝世,她的异母妹妹伊丽莎白即位,史称伊丽莎白一世。回想当年,亨利八世与玛丽一世的生母凯瑟琳公主的侍女安娜·波琳有染,并强行与凯瑟琳公主离异。终其一生,玛丽一世都痛恨安娜·波琳。万万没想到,自己的王位继承人竟然是安娜·波琳的女儿。
伊丽莎白一世延续联姻外交
在伊丽莎白一世执政时期,英格兰的国力发展到了顶峰,这在一定程度上要得益于她利用和欧洲各国的联姻外交与谈判,维护了英格兰在外交和政治等方面的利益。
伊丽莎白一世
伊丽莎白一世即位之前,腓力二世曾向她求婚,她没有立即表态。在其当政前10年,西班牙与英格兰保持了相对友好的关系。在时机成熟时,她才委婉地拒绝了腓力二世的求婚。伊丽莎白一世的理由是,自己是新教徒,腓力二世是天主教徒,曾利用宗教裁判迫害新教徒。历史证明,伊丽莎白一世的婉拒是明智的。1586年,腓力二世利用英格兰的天主教势力,企图谋害伊丽莎白一世,并支持苏格兰的玛丽·斯图亚特取而代之。但是,这一密谋以失败告终。
为了避免自己的婚姻影响英格兰在外交政策上的独立性,并实施有利于英格兰的均势外交政策,伊丽莎白一世继承和发扬了联姻外交。她先后与神圣罗马帝国的查理大公、法国的安茹公爵(后来的法国国王亨利三世)和他的弟弟阿朗松公爵进行了长时间的联姻谈判。伊丽莎白一世学识广博,能讲六种语言,精通拉丁文和希腊文,她的语言优势为联姻外交增色不少。
1559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费迪南一世派遣使节到英格兰,协商其子查理大公与伊丽莎白一世联姻。相关的谈判一直延续至1567年。尽管谈判无果而终,却不失时机地营造出了英格兰很可能与神圣罗马帝国联姻的外交态势,对英格兰当时的对手法国与西班牙施加了潜在的压力。
英法签订《布卢瓦条约》
伊丽莎白一世与神圣罗马帝国展开联姻谈判之后,她与法国的联姻谈判也拉开了帷幕。1560年,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二世去世。由于王位继承人查理九世年幼,弗朗索瓦二世的王后凯瑟琳·德·美第奇摄政,成为法国实际的掌权者。1570年,凯瑟琳王后提议,让其四子安茹公爵与伊丽莎白一世联姻。同年年底,英法两国展开了联姻谈判。1571年4月,凯瑟琳王后派遣使节谒见了伊丽莎白一世,并提出了有关两国联姻的六项条件。对于法国提出的这六项联姻条件,伊丽莎白一世无法全部接受。伊丽莎白一世强调,自己的婚姻必须遵循英格兰国教的仪式。同时,为了避免重蹈自己姐姐的覆辙,伊丽莎白一世反对将安茹公爵册封为英格兰国王。尽管这次联姻谈判无果而终,但伊丽莎白一世借此缓和了与法国的关系。
1572年4月,英法两国签订了《布卢瓦条约》。该条约不仅确立了两国的同盟关系,还约定两国中任何一方遭到他国进攻时,另一方负有给予适当的军事援助的义务。1572年8月,在凯瑟琳王后的支持下,法国天主教派在巴黎发动了对新教徒的大屠杀,约有3000人罹难。在法国其他地区也发生了类似的针对新教徒的屠杀事件,被杀者约有数万人,这直接导致了法国内战的爆发。随着内战的升级,凯瑟琳王后再度提议与伊丽莎白一世联姻。
此次,与伊丽莎白一世联姻的对象是凯瑟琳王后的另一个儿子阿朗松公爵。1581年11月,伊丽莎白一世与阿朗松公爵会面。但是,英格兰枢密院的多数大臣反对伊丽莎白一世与阿朗松公爵联姻。直到1584年6月,阿朗松公爵因病去世,法国与伊丽莎白一世的第二次联姻谈判再次落空。但是,在联姻谈判期间,英法两国的外交关系得以进一步改善。
随着英法关系的改善,英格兰与西班牙围绕宗教立场和经济利益等问题而产生的矛盾冲突趋于恶化。1587年2月,玛丽·斯图亚特以企图谋杀伊丽莎白一世的罪名被处死,教皇号召天主教徒对英格兰作战。同年7月,英格兰从法国获悉,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组织了一支号称“无敌舰队”的庞大舰队,将在近期对英格兰发动进攻。这引起了英格兰的警觉,并及时做了相应的军事部署。1588年7月22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进入英吉利海峡后,遭到英格兰海军的迎击。此后,又经历了数场恶战,英格兰海军占据了优势。迫于形势,“无敌舰队”只得绕道返航,途中遭遇风暴和伤病减员,舰队折损过半。经此一役,英格兰打破了西班牙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联姻谈判的负面影响
伊丽莎白一世统治英格兰近半个世纪,对内巩固了君主专制政权,对外使英格兰跃升为欧洲强国之一,无怪乎后世将其誉为英国历史上最为杰出的君主。不过,在伊丽莎白一世执政的后期,她也犯了与玛丽一世相似的错误。
当时,作为英格兰国教的圣公会在教义、仪式和组织制度方面与罗马天主教会并无本质区别。对此,从国教内部分离出来一支名为“清教徒”的宗教派别,强烈要求进一步改革国教,清除国教中的天主教旧制。具体而言,清教徒又分为温和派与激进派。其中,温和派主张由圣公会主导改革;而激进派主张用“长老制”改组圣公会,并在政治上提倡共和政体。随着圣公会与清教徒的矛盾愈发凸显,伊丽莎白一世站在圣公会一边,在晚年多次下令处决清教徒激进派的领袖,许多清教徒被迫流亡国外。
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面,伊丽莎白一世的联姻谈判也不例外。对于都铎王朝的长期统治而言,联姻谈判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伊丽莎白一世终身未婚,1603年,她去世时没有后嗣,都铎王朝后继无人。苏格兰斯图亚特王朝的詹姆斯六世,以其堂弟身份继承了英格兰王位,即英格兰国王詹姆斯一世。此后,英格兰进入了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时期。
历史似乎也和伊丽莎白一世开了一个玩笑,继承她王位的詹姆斯一世是其政敌玛丽·斯图亚特的独生子。詹姆斯一世宣扬“君权神授论”,将王权凌驾于法律与国会之上,并三次解散议会。1604年,为了维护圣公会的国教地位,他颁布命令,进一步禁止非国教的任何教派组织的存在及活动,这迫使更多的清教徒从英格兰流亡海外。不仅如此,为了增加王室收入,詹姆斯一世不断加重对民众的盘剥。这些政策逐渐激化了英格兰的阶级矛盾,并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作者系厦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助理教授)
【责任编辑】王 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