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海,目前已成为中国企业的必答题。国内市场需求放缓,企业需要寻找新的增长点;中国公司强大的供应能力在满足内需的同时,呈现出充分的外溢。从机遇到能力,出海是企业发展战略中确定性最高的一种选择。

但出海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海外市场与国内市场有着本质的不同,这种来自文化、市场、政策等各方面的差异要求企业必须具备全新的发展策略。

在本期,我们向大家介绍企业出海的一个优秀案例。OPPO在2009年开始走向海外,如今已进入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设有26万多家体验店,海外销售占比超60%。在20个国家和地区,OPPO的市场份额位居前三,还实现了全球生产、全球研发,在全球多地有制造基地和研发中心。在这个过程中,OPPO做对了什么?

其一,在市场选择上,选择“距离”中国近的市场,有助于降低企业全球化的不确定性和风险。这里的“距离”包括多种维度,如文化、管理、地理和经济,这有助于企业从原有的核心竞争力中获取更大的回报,提升首战即胜的概率。

其二,在进入模式上,充分利用已有的网络关系。与很多企业在东道国当地寻找代理商不同,OPPO海外业务的代理商实则来自国内,早期主要由OPPO的国内代理商构成,后来也有OPPO的老员工等获得海外代理权。这些海外业务代理商虽不从属于OPPO,但多与OPPO有着长期紧密的业务往来和人员流动,在一定程度上与OPPO形成了“内部关系”。这些“内部人”具备更丰沛的企业家精神,了解OPPO,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内部人”认同OPPO,信任OPPO,甚至与OPPO有同样的使命感。

其三,本地化不只是设立一个机构而已,而是要敢于对当地进行人才和资金投入。OPPO印尼员工的本地化程度相当高,1.7万名员工中,只有约100名中国人,绝大部分都是印尼人,管理岗位也不乏印尼人的身影。

OPPO高级副总裁、首席产品官刘作虎表示:“最好的全球化就是本地化。”扎根本土是OPPO成功攻克东南亚等市场的秘诀。把产品卖出去只是一种结果,想真正实现本地化运营的企业,需要回答“能为当地带来什么”这个根本性问题。在OPPO的管理者看来,做海外生意本质上与在国内并无二致,都是为消费者提供好产品,为合作伙伴带来利润,为员工提供称心的工作等。

根据贝恩咨询的统计数据,2023年的中国企业出海资金量相比于2022年增长11%,企业数量增长23%。2024年更是全面提速,据商务部、外汇局统计,2024年1-6月,中国全行业对外直接投资达到6060.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1%。相信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中必将有更加亮丽的表现,祝福出海企业。